
吉而好建構文創產業創新平台
幫助設計師實現趣活靈感

走進台南藍晒圖文創園區,一入園就會看到寫著「趣活」的店面,這是獨棟的木作建築,前身是日據時代的司法宿舍,外觀充滿著濃厚的日式風味。店內是寬敞的挑高空間,加上獨具設計感的裝潢擺設,店中央還有天井,白天時,由上而下灑落一片陽光,室內頓時充滿了溫暖。
這裡是吉而好位於台南的旗鑑店,是全台7家門市之一。店內規模很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圖書、飾品,都是台灣在地數十位設計師的作品,別具創意和特色,是年輕人朝聖之地。然而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實體門市客源大為減少。
▲趣活位於台南的旗鑑店─藍晒圖門市是一棟充滿日式氛圍的木作建築。(圖片來源:吉而好提供)
所幸吉而好在2020年導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經濟開拓市場計畫」,減緩了這樣的衝擊。吉而好執行長侯勝敦坦言,隨著近年數位化浪潮襲來,實體店家經營模式面臨挑戰,促使吉而好在兩年多前開始思考數位轉型升級的可行性,2019年便留意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經濟開拓市場計畫」。經過半年的研究後,向中企處提案申請,在2020年正式導入計畫,啟動數位轉型大計。
吉而好開始執行計畫不久後,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文創業受到重創。「(疫情)更加速我們數位轉型的腳步,只能說(導入)時間真的很巧妙!」侯勝敦補充道,數位轉型不是短期,而是要長期持續優化,「等到三、五年後,回頭來看,我們現在做(數位轉型)的是有意義的事!」
▲吉而好文創執行長侯勝敦。(圖片來源:吉而好提供)
文創商品看設計,還靠數位科技撐腰
吉而好擁有7處實體店面,累積豐富的銷售經驗與零售專業,在通路整合及行銷推廣都有深層的紮根。2012年打造新文創通路品牌──「CHEER FOR趣活」,建立「趣活靈感實現平台」,該平台整合眾多設計師商品。除了擁有1、2萬名實體會員之外,該平台也有數千名線上會員,且20家品牌廠商進駐,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具、文具用品、包袋類等領域。
吉而好把優化「趣活靈感實現平台」的重點放在蒐集會員數據以及精確分析會員需求,透過會員屬性、消費紀錄等資訊,進一步分析出市場需求,提供設計師設計商品的方向。藉由數位行銷推廣與線上線下串聯整合,加強數據分析與洞察市場需求,完整建置群聚業者朝向數位發展的應用。
「平台可以協助提供精準的市場需求,回饋給設計師,進而協助生產開發,讓商品銷售數量可以達到經濟規模,替設計師取得第一桶金。」侯勝敦說。
案例分享:poodehii吸管筷
侯勝敦以poodehii品牌為例,在推出新品時,大多是透過設計師創意發想而來,但無法得知大眾市場的接受度如何。但後來透過平台數據,找出18到40歲的飲料愛用者,藉由有效的廣告推播訊息給此客群,並透過數據分析,將有限的預算發揮最大化的效益。
此外,透過趣活POS後台消費者的消費歷程,可以知道環保類家用品較受歡迎,以環保筷及環保杯等隨身攜帶用品為主,因此在環保筷的設計,新增了飲料提袋,成為三合一的小體積外食用具,帶給消費者便利又富設計感的商品。
案例分享:Vinaera電子醒酒器
(圖片來源:吉而好提供)
此外,侯勝敦也提到另一項商品─Vinaera電子醒酒器。Vinaera是趣活靈感實現平台旗下的品牌,過去通路皆為實體,客群維繫僅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及自家商城為主,無法有效獲得完整的會員數據及資訊。透過POS消費者之消費歷程,得知袋裝型食品的銷售情況最好,因此將原底座式設計修改調整為攜帶式電子醒酒器,可在戶外野餐使用,推出後大獲好評。
不過,在疫情擴散後,民眾大多在家防疫,使得原本底座式設計的居家款電子醒酒器再度熱銷。侯勝敦笑著說,「我們也在學習隨著市場變化而改變,對消費需求隨時『滾動式調整』。」
平台保護設計師的創意
文創產品講求的是原創性,而原創性最怕的是抄襲,趣活靈感實現平台創建初期時,也遇到相同的阻力。設計師對於平台抱持觀望態度,因為實體店面經營久,擔心提供設計圖,會讓設計創意外洩抄襲。
於是設計師把舊商品的設計略為修改後,再提供給平台銷售。沒想到獲得客戶認同,銷售量明顯增加,大大激勵設計師,提供新產品上架,但銷售量卻不如舊產品。「這代表著商品銷售好壞是取決於市場需求及接受度,而並非全然依照設計師的想法,商品終究要面對市場的。」侯勝敦說,有了這次經驗,平台和設計師雙方的合作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侯勝敦說,對於設計創意外洩的疑慮,商品上架到平台公開銷售,等於宣告外界:「這項商品是我設計的,設計圖、專利都在我的手上,」這樣反而更能保護設計師的創意。
(圖片來源:吉而好提供)
未來將引進天使投資 打造全方位平台
侯勝敦說,在2019年以前,平台和設計師之間的合作集中在開發商品,但在導入計畫後,平台提供數據回饋給設計師,以利進行設計商品,使得設計師更加倚重平台,使雙方合作更加緊密。
不僅替設計師指引精確的市場需求,侯勝敦希望平台能發揮更大的效益,替旗下品牌引進首創的「天使投資」計畫。目前已有企業級客戶相中平台旗下的品牌,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合作投資。他期許能夠打造全方位創新設計師平台,成為設計產業的新指標,這將是他長遠的使命及願景。
過去,科技和文創,猶如是一條無交集的平行線;如今,科技已經是文創產業重要的創新動能。受到科技能量挹注的文創產業,讓設計創意的趣活靈感得以實現。
@BOX:吉而好
吉而好文創公司成立於1983年,自許扮演台灣文化創意火車頭的角色,不斷推出以設計創意為主要導向的商品設計,打造以文化創意設計為主的「MIT品牌」,結合設計、文化、趣味、觀光、時尚等全方位創新通路經營目標,行銷國內外30餘年。憑藉著長期的經驗累積及市場了解,對於設計界的動態及產、官、學等藝文設計者間多有互動,除國內外文創展覽相關活動的舉辦外,更不定舉辦設計師間交誼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