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攻略

Digital Transformation
Level Examination

#六大診斷量表 #無痛輔助轉型

身處於科技日新月異年代,適應新世代潮流並掌握創新能力為生存之關鍵,本計畫參考各方學者意見與國際重要期刊報告,針對企業導入「創新能力診斷量表」,在計畫輔導前快速了解企業創新面相之強弱,以結合最適輔導方案、推動模式與市場開拓方案,而企業自身也能更快了解現有能力並對此擬定發展策略,達到資源最有效應用,同時在新科技浪潮衝擊下,我國企業仍能保有相當之競爭力。
企業創新經濟能力診斷與輔導流程

企業創新經濟能力診斷與輔導流程

透過「創新能力診斷量表」快速了解現階段能力。

|創新能力診斷表|

  • 企業定位、數位能量- 「數位轉型能量落點分析」:
  • 產品/服務創新、流程創新、組織創新、場域創新、市場創新、科技創新。

  • 群聚輔導模式-「擇定輔導方案」:
  • 旗艦領航帶動模式、平臺聯盟模式。

  • 深化輔導-「推動模式」:
  • 社群行銷、平臺策略、使用者中心、數位工具與平臺、創新經濟商業模式、企業文化與數位治理。

  • 市場開拓-「成果產出」:
  • 訂閱經濟、共享經濟、分眾經濟、智慧經濟、循環經濟。

本量表參考來自全球觀點(OECD 2019年創新指標)、國家觀點(澳大利亞業務 創新指數2019)、企業觀點(工業局與BCG企業創新排名調查)以及相關學者文獻,並召開兩次專家會議經修正調整後,於民國109年6月定案,量表將以六大指標分別為「新產品/服務」、「新流程」、「組織結構創新」、「場域創新」、「新市場」以及「新科技」,藉此作為本計畫企業創新能力診斷量表依據。

量表構面定義

量表構面定義

1.新產品/服務:企業投入新產品/新服務研發及技術上所進行的創新。
2.新流程:透過主要流程的重新設計或變革,進而提升效率及效果。
3.場域創新:透過有效的界定市場通路型態,企業多元發展及市場定位,增進企業的品牌認知活動。
4.新科技運用:使用各種數位技術或工具讓自身轉型。
5.新市場:運用新的方法進行產品與服務的行銷,改變顧客舊有的認知。
6.組織結構創新:運用新的組織結構型態或管理技巧,以增加公司績效。

  • 企業在完成「創新能力診斷量表」後,透過四分位落點圖診斷指標雷達圖能快速了解自身不同創新能力面相之強弱。
  • 四分位落點圖—提供企業針對當期能力和標竿企業、產業同行進行比較。
    診斷指標雷達圖—顯現不同時期企業創新能力動態變化。

  • 藉由不同圖表間配合,將能作為企業能力發展與政府輔導資源、政策工具投入之依據。
創新能力診斷服務 企業

創新能力診斷服務

|創新經濟資源整合平臺|

  • 註冊後填寫「創新能力診斷量表」:產出診斷報告書供企業參考自身落點分析。
  • 依實際需求媒合適配工具或資源→藉由量表進行後測確定成效→結案。
  • 將前後測數據資料庫所用→與平均診斷結果做四分位落點比較。

|對業者六大幫助|

  • 了解創新能力落點
  • 與自身創新能力比較
  • 與標竿案例比較
  • 與產業同行比較
  • 強化優點補強弱點
  • 呈現輔導成效
創新能力診斷服務 企業可運用處

創新能力診斷服務(企業可運用處)

1.量表填寫完即可產出診斷報告讓企業做為改善參考的指標:企業診斷結果。

  • 產品創新力
  • 服務創新力
  • 流程創新力
  • 營運模式創新
  • 專業創新
  • 市場創新
  • 數位力

2.定期再次測試了解改善成果與上次測驗做疊圖比較:本次與前次診斷數值比較。

「四分位落點圖」多種指標可比較:

  • 數據總平均
  • 標竿企業平均
  • 同業平均
  • 同規模平均
  • 異常平均